我去曲阜的周公庙拜谒的时候,看到门口有一则介绍,说周公是奴隶主统治者。
儒学以孔子为宗师,孔子哲学之根本大典,首推《易传》。熊十力认为,经学包罗万象,经过漫长时间发展演变,到清代逐渐渐分为四科。
夫六经广大,无所不赅,而言其根极,必归之心性。由此推之治道,强调体道的内圣之学是根本,道体发用的外王之学是内圣之学的推扩。其气则浮虚,其力则退缩。此云易者,变易义,而变易之实体即道,故曰道生生也。原其入德之门,必由敬畏。
道者由义,言其为天地万物所由之而成也。昔者阳明有《示弟子立志说》云:‘夫学莫先于立志。居位中也是说当权在位的执政者奉行中和适度的节约原则,在己则安行,天下则说从。
中和是礼的最高境界,节约的时候做到适中,就符合了礼的精神。象曰:不出户庭,知通塞也。同时,《周易》把过度的节约称之为苦节,节卦上六爻曰:苦节,贞凶,悔亡。同样,节约也要符合实际。
但假如能够损过从中,即把过度的节约调整为中和适度,那么就能转危为安,即悔亡。雨季的时候,沼泽中蓄水量大增,这个时候就不能过度节约,而应该适度的泄洪,将沼泽中多余的水排出去,防止大水冲破堤防酿成水灾。
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,最早专门论述节约思想的是《周易》。如同人的行为习惯,偏于奢侈则应适当节俭,偏于苛吝则应适当宽缓,是节约还是奢侈要靠自身德行的调节。其次,从个人德行修养的角度讲,沼泽能够容纳水,但沼泽能够容纳的水量是有限的,虚则纳之,满则泄之,全靠沼泽自身的调控。苦与甘意思相反,程颐曰:节贵适中,过则苦矣。
这种卦象可以给人两方面的启示:首先,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讲,泽上有水,要防止大水泛滥,全靠堤防的节制,堤防即象征制度,借助礼法制度约束人的行为,让人去奢就俭,进而形成节约的长效机制。《周易》随时变易的哲理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,根据实际情况的变易而变易。但是,过度的节约则违背事理人情,不能固守以为常道。过度的节约让人难以忍受,如果坚守以为常道的话,必然引起大家的怨言甚至反抗,因而苦节为凶。
节约需要制度和修养来保障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象曰:不出门庭,凶失时极也。
住简陋朴素的房子,为的是不浪费百姓的钱财。孔子曰: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必偃。
知时无咎,失时则凶,吉凶的不同凸显了因时制宜对节约的指导意义。君子以制数度,议德行。节卦六三爻曰:不节若,则嗟若。《周易》把节约分为甘节与苦节两种情形,那么用以区分甘苦二节适度与过度的标准是什么呢?《周易折中》曰:节以礼,其道乃亨。节卦九二爻曰:不出门庭,凶。无论是一个家庭的兴旺,还是一个国家的强大,都离不开开源节流、适度节约
适度的节约可以积累财富,促使事情亨通顺利。象曰:不出门庭,凶失时极也。
比如,周文王临终之时告诫武王说:作为君主,不要骄傲,不要奢侈,不要沉湎于女色。就国家层面来讲,执政者应该发挥表率作用,带头厉行节约,节卦借助九五爻阐述了这一观念。
象曰:不节之嗟,又谁咎也。如同人的行为习惯,偏于奢侈则应适当节俭,偏于苛吝则应适当宽缓,是节约还是奢侈要靠自身德行的调节。
《周易》把适度的节约称之为甘节,节卦九五爻曰:甘节,吉,往有尚。《周易》节卦从知时与失时两个方面论述了节约要懂得随时变易的道理。无论是一个家庭的兴旺,还是一个国家的强大,都离不开开源节流、适度节约。同时,《周易》把过度的节约称之为苦节,节卦上六爻曰:苦节,贞凶,悔亡。
甘即美的意思,段玉裁曰:五味之可口皆曰甘。雨季的时候,沼泽中蓄水量大增,这个时候就不能过度节约,而应该适度的泄洪,将沼泽中多余的水排出去,防止大水冲破堤防酿成水灾。
节卦六三爻曰:不节若,则嗟若。《周易》第六十卦名为节卦,节字的本义为竹节,《说文解字》曰:节,竹约也。
门庭即门内的庭院,这是比户庭更小的活动范围,象征着经济宽裕了,但是人却固守着以往经济困难时期过度节约的观念,《周易》认为其结局是凶险的,因为他不明白随时变易的道理,没有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节约观念,这显然是失时的表现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只有执政者亲身体会到适度节约的甘美舒适并带头践行,不伤财,不害民,民众才会真心拥戴并乐于奉行。
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,最早专门论述节约思想的是《周易》。节卦的卦象为上坎下兑,坎为水,兑为泽,因而有泽上有水之象。自己不懂得节约之道从而导致败亡,又能怪谁呢?由此可见,节约关乎国运,所以执政者要带头践行。居位中也是说当权在位的执政者奉行中和适度的节约原则,在己则安行,天下则说从。
《周易》把节约分为甘节与苦节两种情形,那么用以区分甘苦二节适度与过度的标准是什么呢?《周易折中》曰:节以礼,其道乃亨。苦与甘意思相反,程颐曰:节贵适中,过则苦矣。
知时无咎,失时则凶,吉凶的不同凸显了因时制宜对节约的指导意义。过度的节约让人难以忍受,如果坚守以为常道的话,必然引起大家的怨言甚至反抗,因而苦节为凶。
其次,从个人德行修养的角度讲,沼泽能够容纳水,但沼泽能够容纳的水量是有限的,虚则纳之,满则泄之,全靠沼泽自身的调控。同样,节约也要符合实际。
发布评论